中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叫《孟母三遷》,講的是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能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而不惜大費周折搬遷住處的故事,這其中體現的母愛也是人盡皆知的。然而,多次搬家對孩子真的是有益處而無害處嗎?請看下面講解。
一直以來,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流行病學家都認為,如果一個家庭經常搬家,那么這個家庭的孩子會比固定住一個地方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差,行為習慣問題也會更多。然而就在上一個月,一份來自《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文章指出,經常搬家對成年人來說也是有害的。
“我最初的興趣是文化差異與幸福的關系。”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歐時利說。他出生在日本的福岡,現在父母仍然健在。當他到美國后,他問了很多人一個問題,“你在哪兒長大的?”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很多地方”,“因為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地方”,他指出,美國人的幸福指數與經常搬遷密不可分。
通常而言,經常搬家的人的社會關系“質量”會降低,搬家次數多的孩子和成年人往往也會覺得幸福指數和生活滿足感在降低。根據研究者10年的追蹤調查顯示,經常搬家的成年人死亡率也比正常的人高。
但是歐時利同時指出,看了這篇文章后,你也不要為你的即將搬家而感到恐慌。因為搬家所帶來的問題也是因人而異,經常搬家對內向的人來講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對于外向的人來講卻是沒什么影響的,他們會歡天喜地地接受搬家。因此,父母如果決定搬家,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個性特征以及潛在的危險。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名譽心理學教授弗雷德里克表示,孩子的行為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的搬遷。弗雷德里克教授從事家庭搬遷研究很多年了,他認為,經常搬家還會對配偶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配偶剛好是適應能力很差的人,這對孩子來說影響也是不好的。再加上如果是因為離婚或喪失抵押贖回權而不得不搬家的話,可能還會引起一些如婚姻關系破裂或財產流失的問題。
搬家對中學生來講就更困難了,由于他們剛好處于青春期,不同于比他們年紀小或者年紀大的孩子。弗雷德里克說:“如果你鉆研得更深一點,就會發現問題遠遠比這篇文章講的要復雜多了!